武冈富田中学2010年下学期“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
活 动 方 案
为了认真落实学校工作安排,促进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按照学校工作计划部署并结合实际,学校决定举行“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教科室特制定”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方案,具体安排如下:
一、建立“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的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廖名智
副组长:周乐民、梁顺元、戴勇、肖坤孝、杨文武、伍建中、王业主
(二)工作小组
组 长:肖坤孝
副组长:李艳春、王瑞田、杨明爱
组 员:粟柏元、林 艳、聂丽芳、柳新民、许珊红
方小明、王万树、王剑雄、毛政忠、毛振华
夏光艳、邓霞云、沈登友、戴卫兵、王文峰
二、竞赛安排
(一)、初赛:由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在初赛的基础上,评选出决赛教师,要求高初中语文,数学,英语每组肯定两名教师参加决赛,其它政史地,理化生,音、体、美、信息组各科保证一名教师参赛。共计28堂课。
(二)、决赛:
1、成立决赛评审小组,由领导小组、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决赛评审小组。(具体人员未定)
2、决赛不分初中、高中,分学科按比例确定一、二、三等奖名额。
(三)、“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的要求:
1、全校在岗教师应全员参与,未参加初赛的不能选拔参加决赛。
2、初评小组应于在2010 年11月26 日(第14周星期五)前向教科室报送参赛决赛的教师名单和参赛内容
3、正式上课前每位参赛教师要将参赛教案打印好10份,参赛的教案与课件交教科室(以便来年选送优秀教案和课件)。
(四)、比赛时间地点安排
1、时间:第15周—16周的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第五节开始(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2、 地点:高中部多媒体教室
三、激励措施
1、学校将安排专项经费,对获得学校一、二、三等奖的教师给予奖励。
2、在此项活动中获得一、二等奖的教师今后在评选优秀时,在同等条件下,学校将予以优先推荐。
3、奖励办法
一等奖取6名,奖金80元/人;二等奖取8名,奖金60元/人;三等奖取14名,奖金40元/人。竞赛结束后,在学校举行的教师大会上由学校领导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富田中学教科室
2010年11月20日
富田中学2010年下学期“中青年教师课堂有效教学比武”安排表
一、时间安排表:(第十五周星期一 —— 星期四)12月6日—9日
时间
|
参赛科目地点
|
参赛教师
|
评课与反思
|
星期一第二节
|
数学(红楼多媒体教室)
|
李叶芳
|
星期一第七、八节
评委和数学老师
在红楼多媒体教室
(柳新民、毛政忠)
|
第三节
|
数学(高 69班教室)
|
王建拥
|
第五节
|
数学(红楼多媒体教室)
|
陈艳香
|
第六节
|
数学(高60班教室)
|
黄丽云
|
星期一第一节
|
物理(红楼多媒体教室)
|
李银娥
|
星期一第七、八节
评委和理化生老师
在红楼四楼会议室
(方小明、毛振华)
|
第二节
|
物理(高 66 班教室)
|
马跃强
|
第三节
|
生物(红楼多媒体教室)
|
马立云
|
第五节
|
生物(高63 班教室)
|
王刚
|
第六节
|
化学(红楼多媒体教室)
|
邓建军
|
星期二第二节
|
语文(红楼多媒体教室)
|
殷姣云
|
星期二第七、八节
评委和语文老师在红楼四楼会议室
(聂丽芳、王剑雄)
|
第三节
|
语文(高51班教室)
|
肖文刚
|
第五节
|
语文(红楼多媒体教室)
|
刘芙蓉
|
第六节
|
语文(高61班教室)
|
王显雄
|
星期二第一节
|
政治(红楼多媒体教室)
|
姜敏
|
星期二第七、八节
评委和政史地老师
在红楼多媒体教室
(王万树、邓霞云)
|
第二节
|
政治(高66班教室)
|
吕园林
|
第三节
|
历史(红楼多媒体教室)
|
胡素芳
|
第五节
|
历史(高48班教室)
|
黄一刚
|
第六节
|
地理(高60 班教室)
|
徐小富
|
星期三第二节
|
英语(高63 班教室)
|
黄海英
|
星期三第七、八节
评委和英语老师在红楼多媒体教室
(许珊红、夏光艳)
|
第三节
|
英语(红楼多媒体教室)
|
张雪峰
|
第五节
|
英语(高 51班教室)
|
李菊
|
第六节
|
英语(红楼多媒体教室)
|
黎朝晖
|
星期四第二节
|
音乐(高61班教室 )
|
周辉
|
星期四第七、八节
评委和音体美信息老师在红楼多媒体教室
(戴卫兵、沈登友、王文峰)
|
第三节
|
美术(红楼多媒体教室)
|
唐素红
|
第五节
|
体育(高中部大操场)
|
陈林
|
第六节
|
信息(高57班教室)
|
王常才
|
二、评委安排表:
语文组:戴勇、廖名智、伍建中、刘梦龙、欧歌、周宜课、聂丽芳、王剑雄
数学组:梁顺元、王业主、王正春、周维鳌、李合飞、钟训伟、毛政忠、柳新民
英语组:廖名智、周乐民、肖坤孝、王瑞田、段启标、粟柏元、许珊红、夏光艳、
理化生组:杨文武、肖坤孝、杨明爱、陈立潭、粟柏元、许立文、方小明、毛振华、
政史地组:周乐民、梁顺元、肖坤孝、李艳春、朱书伟、王万树、邓霞云、钟柱安、
音体美信息组:肖坤孝、梁顺元、周乐民、戴卫兵、肖向东、林艳、沈登友、王文峰
三、比赛要求
(1)上课
上课内容由参赛老师自定,要求教研组认真组织,可以集体备课和做课件,可以预赛试教,要求体现本组的最好水平。教案打印10份在上课前交教科室,上课时间为40分钟,必须体现有效教学和新课程理念。初中比武的教师带学生在高中红楼多媒体教室上课,高中的比武教师在高中教室上课,在高中教室上课时,由该班主任准备30人听课的凳子。
(2)听课与评课
评委组的第一位校长是该组的领导,教研组组织本组教师按要求听完本组的(高初中)教学比武课,并且在安排评课的时间组织好本组教师参加本组的评课与反思。如果听课、评课时间与上课时间有冲突,请参加上课与听课的老师自行调好课,要求听课教师认真填好听课登记表,评课后统一收好交教科室存档。每堂课由教研组组长清点人数报该组领导,不按照要求参加听课的教师,严格按照学校的出勤制度扣罚工资。
要求所有评委认真填写好评分表,必须在备注栏内填好每项得分才可以填总分,在精彩点评栏目认真指出参加比赛的教师在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3)其它要求
由沈登友、李艳春负责拍照和课堂教学录像的拍摄;由李艳春、粟柏元老师负责教案,听课登记表的收发;林艳、钟训伟老师负责评委评分表的收发和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