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武冈市富田中学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师园地 >> 他山之石 >> 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思考

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思考


来源:郧县青曲中学/杨正林   浏览:10300   上传时间:2010/6/24

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确有着特殊的作用。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和图片信息可以创设美好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品读以及进入审美境界,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课文语言的品味,从而提高阅读效果。但是,如果滥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每教学一段,就迫不及待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景物或内容,频繁的使用语文教学课成了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强化了形象,弱化了语言,严重影响学生对语言文学的理解感悟,阻碍了学生独特的想象与体验,破坏了这一目标的落实。一堂课下来,看似热热闹闹,学生兴致颇高,实际推敲,并无多少真实的收获。

一、多媒体是否为新课程环境下语文教学的必备条件

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写的能力,通过教学活动的进行,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能有全面的发展,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传统的教学中,教学被定位为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中,教师本位意识浓,教学关系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板书,学生摘记;老师传授,学生接受。因此,教学的计划性很强,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方案,教学过程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无论如何要沿着既定的安排努力达到目标,在这样的课堂上,教总是支配、控制学,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估,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真正的教学应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传统的教学可能使学生最初学到了一些东西,但只能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学习无法可持续性发展。实际上,在这样的课堂中,“教”经常是走向“学”的反面,成为遏制“学”的“力量”,老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以致学习失败。

新课程呼唤建立新的课堂生态,与此相关的“过程”、“对话”、“生成”等核心概念经常被强调。“过程”被纳入目标,强调了它要求教师应尽可能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想象、质疑等丰富的认识过程来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被充分肯定。而“对话”则强调上课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求师生一起分享理解,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新课堂生态下的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一种预先设计好的既定程序,它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情境的复杂性,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好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调整或改变教学目标,应该让教学过程在不断的“生成”中延展。因此,新课程所提倡的教案应该是“生成性”的教案,而不是事先事无世细地设计好既定的程序与步骤的教案。

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是预先设置的,它的结构比较固定,也缺乏必要的交互功能,老师从结构教学到课堂讲授的流程都受到局限,学生只能在特定的学习流程中完成特定的学习内容,在设定的程序中快速运转、被动紧跟,被迫成为一种高技术条件下的学习机器。使得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情感交流减少,课堂信息的反馈无暇成及,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利用降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生态,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因此,新课堂语文教学中不能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使用作为必备条件。

二、如何确定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辅助”地位

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中能演染气氛、创设情境、拓展视野,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气象,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仍然未能突破传统教学的一些局限。使学中不要过高地估计多媒体的功用,虽然使用起来方便、快捷、直观,但和黑板、粉笔一样,都是教师讲解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只能处于“辅助”的地位。如果滥用或用错地方,可能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运用多媒体课件的首要原则是考虑在先进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怎样经过科学的设计,将多媒体的优势发挥出来,注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适用性问题,注意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度”的问题,注意多媒体课件既要辅“教”更要辅“学”的问题,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树立“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合理地服务于语文教学。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下一篇: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着力点

Copyright © 2009 湖南省武冈市富田中学    湘ICP备09027078号

技术支持:武冈人网